疝氣是什麼?為何會有疝氣?

疝氣俗稱脫腸,相信大多數人都有聽過這個名詞。腹壁由完整及強壯肌肉層包覆住,如果腹壁肌肉層有缺口或薄弱處,腹內的臟器(如小腸、網膜等)就可能因腹內壓力從這薄弱或缺口處滑出,產生疝氣。

 

疝氣原因有哪些?
疝氣可能是先天性,即是腹壁上有先天性的肌層開口,如腹股溝、肚臍等;疝氣也可能是後天性,由創傷、手術、年老肌肉變薄、長期咳嗽、便秘和攝護腺腫大等原因造成腹內壓力增加所導致。

 

腹股溝疝氣原因為何?
疝氣種類有許多,其中又以「腹股溝疝氣」最為常見,其發生原因又分為直接型疝氣和間接型疝氣,以下分別說明:

 

直接型疝氣:腹股溝的腹壁肌層薄弱,因腹壓推擠所致。
間接型疝氣:男性胎兒的睪丸從腹腔下降至陰囊,若腹股溝環閉合不全,腹部壓力又增加,就可能導致腹腔內器官(例:腸子)突出,造成疝氣。

 

(圖片僅為示意圖)

 

疝氣好發族群有哪些?
任何人、任何年紀都可能發生疝氣。人類因直立行走,腹內臟器受重力影響向下墜,在腹腔下方的鼠蹊部、腹股溝等處最容易發生疝氣。

 

當嬰幼兒的臍帶通過腹直肌時,開口過大導致未能及時閉合,也會造成常見的嬰兒疝氣:臍疝氣。值得注意的是,腹部手術後腹壁肌層未能良好復原,也可能造成所謂的切口型疝氣。

 

當腹部壓力增加,如:長期便秘、攝護腺肥大、咳嗽、懷孕等,也容易產生疝氣。中老年人更要特別注意,因肌肉變弱、變薄,也常致使疝氣產生。

 

 

朱 志純 教授醫師
現任 : 中心綜合醫院疝氣中心主任醫師

資歷/
三軍總醫院國防醫學院小兒外科主任
疝氣醫學會專科指導醫師
疝氣醫學會理事

專長/
兒童微痕疝氣手術
精索靜脈曲張高位結紮手術
漏斗胸微創手術

文章分享

Share
Facebook

嚴選推薦

recommend